好声音被暂停!综艺节目靠明星和“噱头”博关注的路子能维持多久?

8月25日,浙江卫视发布消息称,鉴于对观众和网友反映的《中国好声音》节目的问题正在调查之中,该节目暂停播出。

不久前,疑似歌手李玟控诉遭《中国好声音》不公平对待的录音和视频先后曝光。《中国好声音》的赛制公平性引发热议,各类综艺节目乱象再度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

文丨丁贵梓瞭望智库观察员


(资料图片)

本文为瞭望智库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在文前注明来源瞭望智库(zhczyj)及作者信息,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1

据网传录音,2022年,李玟参加《中国好声音》时已患乳腺癌,多次向节目组反映赛制问题。“因为好声音我喜欢这个节目,我觉得这些年轻人是充满希望,(他们)爱音乐,我们的共同语言就是爱音乐。我牺牲自己无所谓,我没想到原来他们都是一堆坏人,去整我,因为我说真相,我命都不要,就是想帮助这些孩子。我说赛制不公平,节目组说赛制就是这样的,没有导师可以改变。”

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图|IC photo

此前,不止一位导师表示该节目赛制存疑、暗箱操作,来自学员的爆料也层出不穷。在《中国好声音》官方微博下,不少网友向节目组讨要说法。

8月17日晚,节目组发布声明表示,当前在网络平台散布的录音为“自媒体账号恶意剪辑”,《中国好声音》与李玟曾经有过的误会经沟通“当时即已消除”,“出于对逝者的尊重,我们不再对此事过多解释,永远铭记她对节目的真情付出。”

20日晚,浙江广电集团发布“致《中国好声音》观众和网友”,表示将督促节目制作方上海灿星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认真听取大家意见,在节目制作中切实维护公平公正,让每一位参与者都得到尊重。针对大家关心的问题,浙江广电集团将以负责任的态度进一步调查核实,并真诚欢迎广大观众和网友监督。

受负面消息影响,8月18日,《中国好声音》母公司港股星空华文迎来上市以来最大单日股价跌幅,一日之内公司市值蒸发超百亿港元。与此同时,抄袭、注水、格调低、靠炒作等多个综艺节目乱象相关话题冲上热搜。

2

综艺,本应承担认知审美、文化传播、服务社会的功能,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而今却屡屡跑偏、备受诟病,各类综艺节目呈现出同质化、泛娱乐化、消费化等诸多不良倾向。

回溯我国综艺史,音综一直是综艺主流类型,且爆款频出。仅在2014年,市面上就同时出现了《中国好声音》《中国梦之声》《天籁之声》《快乐男声》和《中国最强音》五档声音选秀类节目,甚至有不少艺人在多档节目中出现。2018-2020年,《创造101》《青春有你》等偶像选秀类综艺节目成为最主要的综艺节目类型,其中仅2020年就有十多档类似节目。

当明星和“噱头”就能给综艺节目带来流量和收视保障,能够沉下心来打磨作品、创新内容的制作方和播出方越来越少,导致市面上的综艺节目内容趋于雷同。

据统计,2020年上线的网络综艺节目中,播映指数排在前20位的有14档节目为综N代,且相当一部分是引进模式的遗存,题材、内容、模式等呈现出较高的同质性,暴露出综艺节目生产的盲从和疲态。

【注:“综N代”,指一档热门综艺节目,在第一季节目播出后市场反响较好,按照一定时间周期持续推出多季节目。】

一些制作方为规避风险,惯于嵌套成功案例模板、追求稳妥路径,一味跟进引进类节目或跟风类似节目,谋求效率高、成本低。这不仅导致节目内核空心化、生产流水线化,同时还挤压了原创市场,导致行业创新乏力。

不仅如此,很长一段时间里,综艺节目在量上野蛮生长,却没能在质上齐驱并进。综艺节目制作单位缺乏对大众心态的切身了解,把娱乐简单地理解为搞笑,理解为一大群不明所以的人毫无理由的哄堂大笑,这其实是对观众的愚弄。

互联网时代下,传统广播电视媒介面临较大生存压力,不少节目甚至以粗鄙搞怪、噱头包装等“精神娱乐”的方式博取关注。随着短视频、直播等新兴形式与内容大肆进军娱乐产业赛道,相关管理机制滞后,内容浅薄空洞、把关不严的现象时有发生。炒作炫富享乐、绯闻隐私、负面热点、低俗“网红”、无底线审丑等泛娱乐化倾向明显,导致综艺市场中的文化底色和价值观传递每况愈下。

昔日内容为王,如今流量为王。社会化综艺制作公司犹如雨后春笋,综艺品类内容野蛮生长,“流量至上”等不良价值观甚嚣尘上。

2018年,《偶像练习生》《创造101》等偶像养成类节目形式接入本土综艺市场,在年轻群体中掀起一番热潮。短时间内,类似节目竞相涌现。为了在市场竞争中获胜,利用选秀出身的偶像人气进行资本变现,是其常见手段。粉丝们追星变“造星”,熬夜抢票、花钱打投、购买代言产品,甚至出现“倒牛奶”等乱象。综艺节目充斥着“选秀造星—饭圈控粉—扩大流量—完成收割”的资本闭环,背离了娱乐大众、传递价值、推广文化的初衷。

发展态势好、投资回报快,综艺节目的突出特点吸引着大量资本涌入综艺市场。每档综艺节目,从制作到播出都离不开资本的支持,动辄数亿元的综艺节目冠名费屡见不鲜。参与综艺制作的A股影视上市公司、持续投入的互联网视频平台、为综艺节目付费的广告主……形形色色的资本“角色”进驻各类综艺节目,带来的不仅是资金链的通畅,还有为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而打造的商业发展模式和运作逻辑。

大量资本注入造成明星齐聚的表面狂欢,节目内容却成了雾里看花、水中望月。资本主导游戏规则,资本入局彻底重塑了综艺制作逻辑。综艺节目里,对成本预算和收益的盘算盖过了对节目逻辑与故事线的打磨,把控着节目预算和推进项目的制片方拥有了更多话语权。花钱打榜、购买热搜、预设“剧本”建立“人设”、刻意创造夸张的“剧情”矛盾等吸引人眼球的操作方式,已成为常见的宣传手段。

当下综艺节目主要依靠明星赚取收视率来收回成本、获得收益。资本与收益的相辅相成,带动了综艺节目的持续高烧。但综艺节目看似繁荣的背后,实则隐藏着巨大的挑战。明星在一档节目中所获得的收益要远远高于普通人,仅一个明星的酬金就可能堪比一到两部小成本电影,很难想象这种靠明星烧钱的路子能维持多久。一些节目在资本的裹挟下入不敷出,不但找不到赞助商冠名,就连广告投放也在日益缩水。

3

近些年,我国一直在加强对综艺节目的监管,比如重点加强选秀类网络综艺节目管理,坚决抵制追星炒星、泛娱乐化等不良倾向和拜金主义等畸形价值观等等。2021年10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十四五”发展规划》,加强对广播电视和网络综艺节目等新业态管理,集中对泛娱乐化、违规广告、天价片酬、偷税漏税、媚俗低俗、炒作追星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进行整治。

在主管部门与大众舆论的双重压力下,一些问题已有不同程度的改观,但综艺节目破局之路还需广大从业者从自身做起,正本清源、转变观念,注重公益性和社会责任,不再被资本和流量牵着鼻子走。

综艺以“综”为形、以“艺”为本,两者缺一不可。

“综”,不仅代表表现形式之综合,更蕴含着社会情绪与价值的综合。不可否认,游戏和娱乐是人类天性,综艺节目最主要和最直接的功能就是让受众娱悦身心,获得精神世界的放松。但这种娱乐不应是毫无底线的泛娱乐、拒绝责任的无为嬉戏,而应是愉悦身心、精神享受、潜在着建设力量并且回应时代的审美娱乐。

体育竞技、户外求生、生活体验、偶像选拔、恋爱观察、室内游戏、头脑比拼、职业体验……如今的综艺节目,几乎能让任何群体从中找到兴趣点和代入感。总结那些“破圈”案例之经验,不难发现:朝着凸显情绪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方向发展,以优质视听内容“治愈”观众,才能赢得更多观众的青睐。

“艺”,则是对艺术性和文化价值的孜孜追求。近10年来,随着中央大力倡导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类节目进入发展繁荣期。传统文化是个富矿,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曲艺舞蹈、手工技艺,都可成为文化类节目的选题来源。早期文化类节目以汉字读写、成语竞猜等通识文化知识为主,如今则愈发聚焦于专业性较强的文化内容,如典籍字画、文物考古、传统曲艺、手工技艺、礼仪冠服等,不断向垂直细分领域拓展,彰显大众媒介的教育功能。

《国家宝藏》《中国考古大会》等文博考古类节目走红,大大增强了观众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典籍里的中国》聚焦中华优秀文化典籍中的经典名篇,以跨越时空对话的形式营造“故事讲述场”,以戏剧形态展示典籍魅力,以人物故事展示典籍价值。努力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座丰富矿藏,综艺节目同样可以实现文化属性与产品属性的有效结合。

《正大综艺》《曲苑杂坛》《幸运52》……曾几何时,这些经典电视综艺节目是人们闲暇时光里的文化补给站。一档持续受欢迎的节目应当考虑怎样去触动观众。唯有立足时代,与观众产生共鸣,兼具艺术审美和文化价值,我们的综艺节目才能真正地立起来、走出去。

参考资料:

1.高贵武、王若凡,《以文化娱:综艺节目乱象反思与发展之路》,《青年记者》2021年第23期;

2.《点燃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器”》,人民网,2023年8月21日

库叔福利

库叔的赠书活动一直都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为库叔提供20本《奥派投资》赠予热心读者。本书是第一本将奥派理论与投资实践紧密结合的书,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周期、货币和债务的底层逻辑,从而更好地做出投资决策。对于希望实现财富保值增值,在稳健中追求财富自由的读者,本书具有很好的启发作用。请大家在文章下评论,点赞最高的前3名(数量超过30)将得到赠书。

标签: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  2015-2022 北冰洋舞蹈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0036824号-3   联系邮箱:562 66 29@qq.com